看看人家这个村,有4家上市公司

发布者:西王集团文章来源:西王集团发布时间:2013-09-20浏览量:
字号:

  近日,央视分两集播出“最美村官”候选人邹平县西王村党委书记王勇的事迹,引发各界关注。
  20多年前,西王只是鲁中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如今,这里有四家上市公司,是“中国糖都”、“中国玉米油城”,食用葡萄糖、玉米油、无水葡萄糖、麦芽糊精等生产规模为亚洲最大。在作家眼里,村民们的生活“怡怡然,融融然,谁个武陵见桃源”。9月15日,记者走进西王这个更应该称作“城”的村,探寻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最强村的成功密码。
  西王集团旗下有西王食品、西王特钢、西王糖业三家上市公司,西王村三星集团旗下的长寿花食品也已上市。仅西王集团拥有总资产304亿元,职工15000多人。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王锋 摄
玉米创造神话:一粒玉米生出四项亚洲第一
  如果让时光倒流20多年,带领西王村创办玉米淀粉厂的党支部书记王勇恐怕也很难预料到,玉米这种山东大地普遍种植的农作物,如今在西王衍生出150种产品,其中30种产品已经大规模生产。
  记者在这里见识了亚洲最大的玉米油生产基地,一条长长的走廊,走到尽头需要三四分钟,透明的玻璃墙内是开阔的加工车间,排列着各种进口设备、密密麻麻的管道,却不见一个工人的身影。西王集团副总经理于忠科介绍,这里的生产线采用的都是国际最先进的设备,整个生产流程全自动,工作人员只需要坐在中控室,远远地控制流程。
  除了玉米油,西王的食用葡萄糖、果葡糖浆、葡萄糖酸钠、麦芽糊精都是玉米深加工的产品,甚至西王拥有的5个药业批准文号,也来源于玉米产业链。这里不仅是亚洲最大的食用葡萄糖、麦芽糊精生产基地,还是全球最大的注射葡萄糖生产基地,其中无水葡萄糖国内市场占有率87%。西王药业拥有的国内首条规模化结晶果糖生产线,更是打破了美国、日本等少数国家对结晶果糖生产的垄断。
  来到西王必然要参观这里的展馆,展馆的主题即“创造玉米神话的地方”。以玉米为主原料生产淀粉、蛋白粉;淀粉乳可生产葡萄糖、麦芽糊精;胚芽为原料生产玉米油;连剩下的玉米胚芽粕、玉米皮、玉米浸泡液也成了宝贝,可生产高蛋白纤维饲料……“其实,玉米这个宝藏,可以无限期地去开掘,目前已知的衍生品达到2000种,考虑到市场需求状况,即便是我们已经研发成功的150种产品,大多数也还没有大规模生产。”于忠科说,玉米研究的背后,是西王村强大的科研力量,小小的村子,甚至早已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港股“西王板块”:720人的村有四家上市公司
  1986年王勇任村党支部书记时,西王村只有600人,目前村里也不过720人,但这个村已经有四家上市公司,其中西王集团旗下有西王食品、西王特钢、西王糖业三家上市公司,西王村三星集团旗下的长寿花食品也已上市。仅西王集团拥有总资产304亿元,职工15000多人。
  一个村四家上市公司,这在国内独一无二。西王糖业、西王特钢、长寿花食品三家公司在香港上市,且均表现优异,在港股中一度掀起“西王板块”炒作风潮。以经济实力来说,西王村为全国十强村,在刚刚规划的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中,西王村则是毫无疑义的最强村。
  “西王能有今天,没有什么大的秘诀,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董事长特别助理庞允悌见证了西王集团27年的成长,“比如玉米加工,最初只是生产淀粉,玉米油作为下游产品,廉价卖给省内一些生产食用油的大企业,后来不仅有了自己的玉米油生产线,还成为中国高端健康食品第一品牌”。
  西王以玉米深加工、特钢为主业,投资涉及文化置业、高效生态农业、国际贸易,酒水、物流、热电等多个行业。不盲目扩大产能,依托科技力量不断做大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是王勇的一贯思路。坐车穿行于西王,不仅能看到现代化的药厂、糖厂、油厂、酒厂、钢厂,也能看到大片的玉米地、生态农业园,这些看似不相干的产业,在循环链条内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低投入,高产出,原料总利用率达到99%以上。不仅集团内部,与社会资源之间也形成了能源、水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做到了废物资源化。
  近几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制造业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成本上升,需求下降,但西王集团仍然保持了上升势头。今年前8个月实现销售收入164亿元,上交税金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6%、29.7%。“危机当中一定也有机遇,必须及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王勇举例说明,“玉米油是国际三大健康油之一,我们会加大新产品鲜胚的推广,促进中国食用油行业向高端健康油品发展;为避免玉米价格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西王运作玉米期货套期保值和风险对冲,与吉林玉米批发市场共同开展西王交易专场,期货现货双轮驱动,确保利润最大化;针对国内钢铁产能过剩的现状,西王积极研发高端特种钢,提高产品附加值。”
现代“桃花源记”:老年全供养 留学全报销
  依托强有力的经济支撑,西王村人幸福指数高是远近闻名的。
  在西王集团气派的办公大楼后面,有两座两层小楼,西王村73名65岁以上老人全部住在这里。里外套间内双人床、沙发、电视、衣柜、卫生间等一应俱全,窗明几净,墙上挂着全家福。79岁的王昌璞老人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在西王,年满65岁的老人都可以住老年公寓,不仅生活设施免费提供,入住后的所有费用都由集体承担,一日三餐变着花样吃,还可以自己点菜,有专职医护人员定期给我们查体。”
  虽然住进了老年公寓,但老人们随时都能见到儿孙。隔着一个老年人活动的门球场,就是村民们居住的花园洋房,每座楼都带电梯,每家都有自己的轿车。“村里人在西王买房,每平方米1100元左右,我们外地来这里工作的,买房价格也很低,每平方米1500元左右。”西王集团职工岳先生说。
  西王村的孩子上学都有补贴,考上大学可以拿到1万元奖励,出国留学则费用全部报销。村里人说,西王村人口一直在增加,一个主要原因是姑娘不肯外嫁了,都是小伙子“倒插门”。
  今年7月,西王村照例为今年考入大学的4位学生发放奖学金。与往年不同的是,4人中有一位黑皮肤的非洲姑娘琳达,是西王集团外籍专家阿纳斯博士的大女儿。在今年高考中,她被清华大学法学院录取。作为西王村的荣誉村民,琳达享受与村里其他孩子同样的待遇,领到1万元奖学金,在当地传为佳话。著名作家王金铃到西王参观后写下《糖都赋》,其中这样描写今日西王人生活:“幼有所育,老有所赡。食无所虑,衣无所短。怡怡然,融融然,谁个武陵见桃源。”
西王掌舵人王勇———
感谢19年前经历的大危机
“西王村能有今天,除了感谢党的政策好,我们要感谢带头人王勇。”在西王村、西王集团,说起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勇,人人都竖大拇指。
  63岁的王勇是典型的山东汉子,厚道、仁义。1986年,王勇当选为西王村党支部书记后,将自己价值20多万元的面粉厂捐给集体,其他班子成员也把准备给子女盖新房、结婚的钱拿出来,成立西王油棉厂,这家村办企业就是西王集团的前身。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这家村办工厂发展成为一家年营业收入达数百亿元的集团企业,并且近年来一直跻身于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之列。“一路走来,当然不可能一帆风顺,最大的一次危机出现在19年前。”回顾西王创业路,王勇感慨万千。1994年,王勇花52万元买了一个淀粉转化为甘油的专利,投资3000万元生产,但由于国际市场甘油价格暴跌,不仅没有见到效益,一年还赔了1000万元,企业接近破产。村里一共一百多户,其中有七十多户联名要分掉集体财产。有外商愿意出资500万元购买设备,有村民就说把这500万元分掉,不干了。
  王勇当时考虑的是,“如果企业砸在我手里,欠着银行的钱,欠着财政的钱,不仅我在村里抬不起头来,我的子孙后代都会抬不起头来”。他请来二十多位专家会诊,确定放弃甘油转产谷氨酸,企业重新盈利走上正轨。“如果没有这次危机,这个企业就还是我们村的,不可能让别人来打工,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必须吸纳国内外人才,把西王变成一个社会化、国际化的企业。投资失误在别人看来是一个包袱,但我认为这是财富,坏事变好事,感谢这次危机。”王勇说,从1994年起,西王大量招聘管理、技术等方面人才,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支持。目前,西王集团有一百多位中外博士、硕士,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一百多项自主知识产权,17项科研成果属国内首创,两项科研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 (记者王颖军)
  西王村73名65岁以上老人全部住进老年公寓,寓所内双人床、沙发、电视、衣柜、卫生间等一应俱全。

本文刊载于《济南时报》2013年9月18日A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