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村官”王勇——“300亿董事长”爱管村民小事

发布者:西王集团文章来源:西王集团发布时间:2013-11-07浏览量:
字号:


 

本文刊载于《齐鲁晚报》2013年11月6日B01、02版
“不管政策怎么变,村民、职工的利益都要放在最前头,否则我们发展经济为了啥?西王村挣了钱,首先要花在村民身上。 —王勇“村官论”
他是山东邹平西王村党支部书记、全国320多万基层村官中的一员,却带领一个只有720口人的小村发展成拥有4家上市公司的“中国企业上市第一村”、“中国经济十强村”。
西王置业、中国玉米油、西王食品、西王特钢4家上市公司的“户籍”,都出自这个小小的西王村。
他曾把自己创建的企业无偿献给村里“共有”,却因甘油项目背负3000多万元债务,被70多户村民联名上告。他挺了过来,并一路把西王村打造成为亚洲最大淀粉糖、玉米油生产基地。
他是年销售收入300多亿的特大企业——西王集团公司董事长,还管理着拥有6家民营企业、15家三产企业的经济强村,可他平时却爱管村民打架斗气、员工离婚、孩子上学、老人养老这些鸡毛蒜皮的事。
他就是中央电视台“2013年度中国十佳最美村官”王勇。
啥困难挺过去了就不难”
“能有啥最难的事?没有!有啥难事挺过去了就不难。”10月23日,记者在青岛见到这位“中国最美村官”。问起西王村经过27年发展经历过哪些“最艰难的事”,63岁的王勇歪着头想了想,说“没啥最难的”。
然而西王村的创富史远不像他这句话如此轻松。
1986年,位于邹平县的西王村还是个穷村,新当选的村党支部书记王勇毅然把自己经营多年、价值20多万元的面粉厂无偿捐给村集体。
记者从西王村博物馆保存的老照片上看到,当时,王勇和村里几位血气方刚的伙计特地穿上托人从广州买回来的便宜西服、打上领带,郑重其事地举行了奠基仪式。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农民穿西服打领带还很少见。
“当时我就强烈地感觉到,靠种地改变现状是不现实的,必须要干实业。”王勇回忆。如今在西王村,新老西王人都记得王勇当年“一双拖鞋走三省”的故事。
在刚建第一家村集体企业西王油棉厂时,由于要买棉籽榨油设备,王勇带着俩村民从济南坐夜车赶到石家庄,后来又辗转河南,前后行程1000多公里路,最终以8折价格买到便宜设备。回到旅馆王勇才感到脚痛,这才发现出门时穿的那双旧拖鞋已经磨没了后跟。
正是靠这种苦干,西王油棉厂当年实现利润23万元,超过了全村1000多亩地的总收入。1990年,村里新上了农产品加工项目——年产5000吨的淀粉厂,并成为当时全省同行业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
1994年,西王村花52万元买来一个专利,上马了甘油生产项目,可市场急转直下,一年就亏1000多万元,并背上3000多万元债务。原本铁了心跟王勇干的村民议论纷纷,100多户村民中70多户联名喊“散伙”,要求分掉厂里资产,并将联名信递到县政府。
紧急关头,王勇联合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村民工作,一番番苦口婆心终于“扭转风头”。他又请专家把脉,果断转产谷氨酸,甘油厂起死回生。
此后的西王驶入发展快车道,2000年通过参股北京先锋股份在上海成功上市,获得投资收益7000多万元,西王村借力资本市场腾飞由此开启。2005年12月9日,“西王糖业”(后更名为“西王置业”)在香港以红筹股模式上市。2009年12月18日, “中国玉米油”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2011年2月23日,“西王食品”正式登陆深交所。2012年2月23日,“西王特钢”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曾经的贫困村一跃成为中国企业上市第一村、响当当的“世界玉米科技硅谷”。但是,少有人知道,当年最困难时,王勇把家里的钱全用到办工厂了,他老婆因为交不上孩子的学费药费抹过多少眼泪。
别墅住上了,鱼肉蛋奶多得吃不了,下一步抓幸福指数
如今,西王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早已超过10万元,西王人从出生到上学、到退休养老都由村集体统一管起来。村集体企业还为每一户村民盖了别墅、缴纳了各类保险。村委每月向村民每人发放价值200元的面粉、蛋、奶、肉及西王生态园种植的有机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等。
统计显示,每位村民每年享受的各种福利待遇达5000元;女55岁、男60岁开始就可以每月享受老人补助,65岁以上就可入住老年公寓,以致于邻村人羡慕地说:“人家西王村人,如果上了‘天堂’,连花圈、骨灰盒都是村里发!”
王勇跟村委会讲,别墅住上了,鱼肉蛋奶也多得吃不了,下一步应引导村民提升精神生活,提高村民寿命和幸福指数。
“一些妇女成天没事,我就让她们看着电视学炒菜,提升生活品位。老年人本来有了门球队,我就给他们下任务:只要春节比赛打过邹平县老干部门球队就有奖励。妇女老人都有事干了,心情更愉快!”说起这些“哄着村民玩”的办法,王勇憨憨地笑了。
记者看到,西王村老年公寓住着69位老人,配有餐厅、卫生室,厨师、医务人员各4人,外加1名专职保洁工。每位老人床头专门安装了呼叫器,村里提供24小随时上门服务。公寓里,摆放着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各种健身器材和娱乐设施,平时还经常组织西王艺术团、戏迷协会、老年秧歌队、老年模特队、戏曲协会等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对村民很用心对自己则很不上心。王勇平时生活非常简朴,一年四季穿着运动服布料做成的黑裤子,只要没重大接待,都是在大厅里随便吃点饭。集团副总王刚告诉记者,上个月钢铁重组等公司里几件大事都凑在了一起,王勇着急上火耳朵发了炎,硬是让大夫给他灌双氧水消炎,然后喊上司机就跑到济南。结果痛得更厉害了,他还是坚持谈完事才进医院。
“眼下生活都好了,连村里的普通农民都在讲养生,把健康看得金贵,他倒好,60多岁的人了,硬是拿双氧水往耳朵里灌!”王刚说,一提董事长这些事,他就来气。
如果人人心里都痛快,想干啥还能干不好?
如今王勇已是年销售收入超300亿的西王集团董事长。然而这位“声名显赫”的村官也在转变,从当初的主要管创业管挣钱变成了专爱管小事,尤其是“清官”难断的家务事、理不清的社区纠纷。在王勇看来,小事的处理最能代表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素质和水平。
“集团、公司平时不用我管,我最重要的活是跟人拉呱说话谈思想。村里、企业里有闹矛盾想离婚的、工作有了挫折的、思想上有啥想不通的,都来找我。”王勇笑着说。
当西王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福利村,一些慕名而来的打工者、招聘进村企的大学生都愿意找西王村人谈对象,个别老西王村人也因为“富而思变”有了离婚念头。“我常跟村里的姑娘和小伙子说,要先搞清楚,对方到底看重你这个人,还是看重西王村的福利?对村里那些想离婚的男人呢,我就警告,如果有谁要离婚,西王的企业先‘开除’你。有本事你先出去干个体,在外面生活上三年五年,试试对方到底爱你啥?”王勇说,这种事找别人不管事,只能找他。“我告诫他们:如果你离了婚又结了婚,我们西王村认的还是你原先的媳妇,包括福利待遇。”王勇告诉记者,就这样免了几个、处理了几个,才刹住了那股风气。
到过西王村的人会发现,西王村没有卡拉OK歌厅,这是因为王勇要求西王村主街上不能搞卡拉OK厅。王勇说,“搞这种半夜还唱歌喝酒的场合,出事的往往都是西王职工。年轻人喝上酒容易没数,一晚上把一个月工资花完了,造成家庭不稳定,所以西王坚决不搞这个,包括赌博。”
“许多人认为,当村干部的,只有你捧着村民,村民才维护你。其实不对!像我们西王村这样的富村,村民本身就强势,如果村里再撑腰护短,村民就更加妄自尊大。这就像两个孩子打架,你当家长的肯定要先批评自己的孩子,否则,会闹出大乱子。”王勇像拉家常一样讲着他的管理之道。
经过近30年发展,只有几百人的西王村仅外来职工就多达16000人。像王勇所说,如果歧视排挤外村人、外地人,新老西王人之间就会滋生诸多矛盾,这会制约西王企业引进人才,阻碍发展。“所以,西王社区管委会的首要任务就是缩小新老村民的差距,婚丧嫁娶一视同仁,决不能把新西王人搞成二等公民。”
作为西王集团的董事长,王勇的工作繁忙可想而知。但是,每周一次村委例会王勇都会参加,哪怕出差路上也要抽空看村民来信和职工建议。
“董事长出差尽量不在外地逗留,哪怕半夜,只要有飞机他也会赶回西王。大家都知道他的习惯,只要他人在西王,早上会出门散步、晚上会在大院里下棋,谁有事了,常会趁这会儿直接来找他说说。”集团宣传部王媛媛告诉记者。
“当干部的,让老百姓找不上你还行么?只要他们找上你了,他们说的事你就得想办法解决!如果人人心里都不搁事了、都痛快了,想干啥还能干不好?”现代管理在王勇那里变成了最通俗易懂的大白话。